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2017年英国留学,生活不该只是奢侈品
伦敦作为世界闻名的金融和商业中心城市,必然是全球各大奢侈品牌商家的必争之地,而也许连这些商家也没有想到的是,每年成千上万至此留学的海外学生们会成为他们在伦敦的忠实主顾。
女人对奢侈品的感情似乎与生俱来,作为女生我也一样没能免俗。然而从去年到伦敦留学至今,身边普通英国人的生活态度却让我对奢侈品有了新的认识。
去年9月,当新学年的留学生们初到伦敦时,金融危机肆虐正酣,英镑一路狂贬,如今更比最辉煌时缩水近三分之一。以一支Chanel J12手表为例,以往在国内至少要35,000元人民币,如今在伦敦,2500镑的价格再乘以汇率足足比国内便宜整整10,000元,如此高额的差价怎能不让奢侈品迷们手痒难耐?
来自遥远东方的留学生们对于伦敦各大奢侈品卖场可谓了如指掌。手中攥着强势人民币换来的缩水英镑,走在开满LV Chanel这些顶级奢侈品店的商业街上;或是在牛津Bicester购物村、Burberry伦敦工厂店里,你会发现,顾客大多是清一色黑头发、黑眼睛的年轻人,这些亚洲留学生总是第一批冲进店面,并奋勇的在货架前淘得昏天黑地。
既然如此具有代表性,下面就来听几位我身边的中国留学生的真实经历:
购物狂的衣橱不够大
来伦敦留学的L小姐,芳龄24,正值青春,在国内便是全球购的高手,来到伦敦更加如鱼得水,Chanel的2.55,Burberry的风衣,McQueen的骷髅头围巾、Vivienne Westwood的土星钱夹……几乎败遍伦敦所有奢侈品商店。
败是败爽了,可是新的问题产生了,因为租的房子地方有限、衣橱太小,这么多东西根本放不下,买了新的之后只能把旧的(最多用过三次)廉价卖出去。现在只要登陆某知名的留学生网站,就会发现,每天有数以万计的帖子都是在卖二手闲置物品,其中多是奢侈品,它们大多都会以比原价便宜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价格卖出。新买来的东西就这样被廉价卖了出去,看着实在让人心疼。
奢侈品成累赘
再来看另一位在伦敦留学的W小姐,曾经的信条是,面对奢侈品决不手软。W小姐在国内时就拥有多个LV GUCCI Miumiu的包包,更是具有特殊嗜好,喜欢败高跟鞋,不仅从国内家中把十多双高跟鞋统统带到伦敦,而且尤其钟情Jimmy Choo的作品。初来伦敦一时兴起,败了n双,随后却发现,每天繁忙奔走于伦敦各大公共交通站点,这些鞋子只有在周末朋友聚会时才能小露一脸儿。大部分的时间只能在鞋盒中休息。还有自己的那些名牌包包不仅在搭乘公交和地铁时被别人投以异样的目光,而且在拥挤的车厢里自顾不暇还要分身照顾昂贵的包包,背着它们感觉极其不合时宜。
让名牌儿都歇了
听了上面这两位女同学的经历后,我不由的感觉拥有奢侈品已不再是一种享受。每天收集各种奢侈品的最新信息、费尽财力心力淘各种名牌,那似乎应该是有钱有闲的英国超级资产阶级——贝哥贝嫂们的专利。
其实也难怪老外们在公交地铁上看到背着名牌包包的女生会有异样的眼光,因为大多数英国工薪阶层相较于追捧名牌似乎更注重东西的环保和实用性。每天乘地铁、坐公交,身边的年轻女孩大多背一只帆布袋,不怕雨淋、耐磨轻便又环保。
奢侈品可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是我们偶尔犒赏自己的小奖品,但绝不能让奢侈品占领你生活的全部,把单纯追逐名牌作为生活的目标。看着许许多多“平民打扮”英国学生们的舒适自信,我也准备把自己身上的昂贵累赘们都卸了,换身久违了的休闲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英国平民范儿”。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