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商学国贸双硕士毕业,现居澳洲,在澳学习生活15+年,从事教育咨询工作超过10年,澳洲政府注册教育顾问,上千成功升学转学签证案例,定期受邀亲自走访澳洲各类学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列表> 中国式家庭教育:你是这样的父母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于是很多父母习惯用“爱“的名义干预子女的人生,代替儿女做选择和决定。
近日,小编有幸采访到了从事留学顾问多年的宋丽丽老师。
小编:宋老师,您好!您在留学顾问这一行业工作多少年了?
宋 :大概10年了
小编:大家都觉得我们中国的家长比较喜欢干预子女的事情,您在工作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家长,有没有哪个案子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宋 :这样的情况挺多的,就拿最近的一个来说吧,这个案例属于初次出国学生没有学好,被退学,再次申请澳洲留学的情况
宋 :是这样的,王同学在两年前被父母送去澳洲一所学校读预科,后来因为成绩差,被迫退学回国。回国后,他的家长还是希望他去澳洲留学,多学点知识,于是就找到我们公司。前期申请学校还算顺利,offer很快下来了,但是办签证必须要拿到之前学校的放行信才可以,这个流程需要学生自己向原学校申请放行信,眼看开学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孩子非常的不配合,反倒把我给急的不行了。
小编 :那您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
宋 :我就在想,孩子这么不配合,是不是心里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呀?于是我就打电话给王同学,像朋友一样跟他聊,他慢慢向我敞开了心扉。他告诉我,第一次去澳洲读预科完全是他父母的想法,没有经过他本人的同意,悄悄的就把出国的事情给办了,王同学带着不满的情绪出去留学,初到澳洲的不适及刚刚入学课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这使学生养成了懒散的学习习惯,可当学生意识到自已跟不上课程的时候什么都晚了。被迫退学后,对父母的埋怨更深了,自己也有些自暴自弃。于是我帮他分析现状,学生在国内高中还没有毕业就出国了,现在在国外也没有拿到任何证书,以学生现状,在国内只有通过高考一个途径可以进入正规大学,学生对自已的现状也有了自已的认识。最终化解了他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学生在等待签证过程中还有小波折,由于开学紧张,学生的签证没有如期下来,但在延期的时候学校不同意再接收这个学生,这样的事是我从业10年没有遇到过的,我认为学校这是明晃晃的欺骗,OFFER给了学费也收了,可延期的时候说不能延了,这样的结果我接受不了,家长更是接受不了。经过三天跟学校反复协商,学校终于同意再给这个学生一次机会。我也在沟通过程中了解了,学校之所以当时给学生OFFER是因为学生当时的签证没有取消,交了学费后签证取消了,这样的学生一般的学校是不会接受的。听到这些,多少是理解学校的用意,因为这样的学生是被学校劝退的,也就证明学习能力不好,如果不重新办理签证,对比学校没有影响。但一旦重新办理了签证,学生如果再学习的不好,这个接收学生的学校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一般的学校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生。尽管期间经历了很多波折,但结果还是好的,我心里压着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现在他的状态很好,前两天我们也有电话沟通。
小编 :您所从事的工作让我很是敬佩,感觉您是很真诚的在为学生服务,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我相信您的这份真诚客户都会感受的到。
宋 :我是真的希望他们出国留学后能有一个好的未来。
小编:那通过上面的例子,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呢?
宋 :嗯……..,有两点。就拿王同学第一出国留学成绩差被退学这点来说吧,我们国内的教学和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国内学校,会有学生多次补考的情况,可国内学生那种懒散的学习态度到了国外是不行的,如果不认真学,补考机会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很好的利用机会就会面临退学或转学的风险。家长如果冒然送孩子去国外读预科的话,很容易出现课程跟不上的问题,所以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留学规划。
宋:还有就是建议父母不要过分干预孩子的人生。现在中国的家长大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总喜欢为儿女的事操心,担忧儿女的未来,而且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代替儿女做出的选择和决定都是正确的。王同学的父母,本来以为一切都帮孩子安排的妥妥的,谁想到后来孩子会埋怨自己,弄巧成拙。
我再举一个国外的例子,美国《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曾刊登了一位叫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的母亲在美国产业大变动时对她的两个女儿的态度。以她的能力和资源,她完全可以为她们做出安排。但她的决定就是不安排,甚至不提任何的建议。
她说,她对孩子们的责任就是两条:第一,提供“无条件的支持”第二,“鼓励她们去冒险”。她说过度担忧和自我怀疑只会强化那个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悲观丧气的另一个自我的声音(Anxiety and seif-doubt can strengthen the voice I call the obnoxiousroommate living in our head)。
这就是美利坚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最大不同点。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强调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父母在为子女着想的同时要把握好一个度,少干涉子女,少强迫命令,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也许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小编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跟我们分享您的小案例还有给家长朋友们的建议,也希望您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温暖每一个家庭。
宋丽丽老师个人简介
宋丽丽:澳际教育集团金牌留学顾问,从业11年,主要从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名校申请,拥有独特的国际文化教育背景,熟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情及教育制度,深知澳新留学申请流程。掌握最新的留学动向及签证信息,擅长指导学生进行留学规划,准确把握选校定位,帮助学生成功申请理想名校。
个人感言: 每一个学生都是每一个家庭的中心,每一个学生都是我要用心服务的对象。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下面是小编收集到的中国式家长的神逻辑吐槽。
1. 总认为自己的人生经验可以,抛弃现实条件套用在孩子身上。
2. 高中大学谈恋爱是早恋,大学毕业后不立马结婚生孩子是不孝,恋爱嫌早,结婚又嫌晚。
3. 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这是恨铁不成钢,是为孩子好)
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家的父母!”
(这就叫白眼狼,不识好歹)
父母说:“人家父母好你给人家当儿子去!”
孩子说:“那你把别人儿子抢来啊!?看别人愿不愿意当你的儿子!”
于是父母说:“翅膀长硬了啊!”
孩子明明按照你的逻辑来的,为什么他就错了?
4. 所有让你不爽的事都是为你好
偷看你日记因为你是我生的我有权利,不让你早恋因为你根本不懂爱情,逼你打招呼因为你不能丢我的脸,必须成为画家因为希望你替我完成梦想。
5. 除了学习禁止做一切
上学时期父母不希望我做家务,理由是“耽误学习”。现在却对着外人说“没用的家伙,好吃懒做。”
总之一句话,万事皆为你好,不管你愿不愿意。
Amy GUO 经验: 17年 案例:4539 擅长:美国,澳洲,亚洲,欧洲
本网站(www.aoji.cn,刊载的所有内容,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